攻略

LCD 行业的周期属性迎来新改变 今日报

  • 来源:中研网
  • 时间:2023-05-10 15:47:06

第一阶段:CRT时代,美国引领全球(1950-1972)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显示面板产业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。1950年,美国无线电公司(RCA)发布了全球第一台彩色CRT(阴极射线管)电视,宣告人类踏入彩色电视时代,RCA成为全球彩电霸主。1968年,RCA发布首个液晶平板电视模型DSM-LCD,但由于其重心在计算机领域和IBM的竞争,LCD研发小组所制造的计算器、钟表等仪器并未得到高层重视,LCD高昂的研发成本,加上商业前景的不确定性,使得RCA放弃在液晶技术上的投入。

第二阶段:LCD崛起,日本垄断全球(1972-1994)1

1972年,日本的夏普(Sharp)买下RCA当时并不看好的LCD技术,次年推出全球首款TN-LCD的计算器EL-805。精工(Seiko)发布全球首款LCD电子表06LC,引发全球电子表热潮。1983年,Seiko推出全球首个薄膜晶体管液晶(TFT-LCD)彩色显示器而轰动全球。随后东芝、日立等日系大厂纷纷跟进投身TFT-LCD研发。1992年,IBM发布全球首款采用彩色TFT-LCD的笔记本电脑,这为LCD的下游应用找到了巨大的市场。仅1992至1994年,日本TFT-LCD面板产能占全球产能的比例达90%~94%,保持垄断地位。

第三阶段:LCD辉煌,韩国、中国台湾反超(1995-2009)

1995年,面板行业陷入第二次衰退周期,三星和LG选择“反周期”投资,自1995年起,相继投产首条2代线,并陆续投产3代和3.5代线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,面板市场再次陷入衰退周期,过剩产能加上财务压力迫使日本企业停止对LCD产线的投资,而亏损多年的三星和LG却再次反周期投资。1999年,三星和LG市场份额双双超越夏普,标志韩企在面板领域的全面反超,日企则通过对中国台湾技术转移作为反制,形成日、韩、台三足鼎立之势。2001年互联网泡沫,三星和LG再次逆势投资5代线,友达(AUO)等台企也通过日本的技术转让投入4代线;2003年,CRT销量首次被LCD超越,LCD也开始批量应用于桌面显示器和电视,此时夏普才意识到高世代线的前景但为时已晚。此后,韩国和我国台湾争相投入高世代产线,一度占据全球面板产能的90%。

第四阶段:LCD变局,中国登顶领跑(2009-2022)

2008年,全球金融危机爆发,面板行业再次陷入衰退,中国台湾面板产业接连遭受重创,到2010年,5大面板厂经过合并重组仅剩友达和奇美(后改名群创光电)两家。同一时期,我国逆周期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和家电下乡等救市政策。2009年,在政府支持下,还在亏损中的京东方通过融资大举投资280亿元投建北京亦庄8.5代线,并于2011年正式量产,一举打破外资LCD厂商的技术封锁和价格垄断。华星光电、中电熊猫等国产厂商也陆续投建LCD产线。2015年,京东方开设合肥10.5代线,次年,华星光电11代线开工。两条全球最高世代线的建立,叠加国内多条8.5代线的量产,使得我国LCD面板产能在液晶面板领域全面领跑。截至2022年,中国面板出货面积占全球近60%,占据全球显示面板市场的半壁江山。

自1950年发展至今,显示面板经历了5类显示技术迭代和升级,从CRT到当下主流的LCD/OLED以及下一代主流技术的Mini/MicroLED,均在发光机制、对比度、刷新率、响应时间、厚度、良率、柔性度、寿命、色彩饱和度、视角等各项指标都进行了不断提升优化。

LCD的显示原理是以背光模组为发光源(通常为LED),利用下基板上的TFT(薄膜晶体管)电压的变化,对液晶分子的排列进行扭曲,改变光线的偏振方向,再经由两层偏振器的方向变化调节光线明暗,最后通过上基板的彩色滤光片实现颜色变换,从而实现色彩显示。其生产技术成熟、成本低、良率高,市场产能充裕,因此广泛应用于手机、电视、电脑、平板、汽车、商用等场景。

OLED是一种可自发光的有机材料,其特点在于无需背光层做发光源即可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。由于材料自发光的特性,OLED比LCD有更高的对比度(可以通过关闭不需发光的像素实现“纯黑”),且无需背光灯板,OLED具有轻薄,可折叠,功耗低等优点。但受限于烧屏、屏闪以及成本高等原因,OLED面板在大尺寸显示应用上普及相对缓慢,目前主要应用在部分高端智能手机和高端显示产品中,出货量及出货面积远小于LCD面板。

MiniLED(次毫米发光二极管)和MicroLED(微发光二极管)是下一代主流面板的新型显示技术,但受限于造价居高不下,距离大规模商业化较远。

表:各类显示面板的性能比较

LCD显示面板应用领域丰富,仍是主流显示产品。从面板产值维度来看,根据群智咨询的数据,2021年全球显示面板产值约为1367亿美元,其中LCD面板产值约为957亿美元,占全球显示面板产值的70.0%;OLED产值为407亿美元,占比全球显示面板产值的29.8%;Mini/MicroLED产值约为3亿美元,仅占比全球产值0.2%。

从面板出货面积来看,截至2022年,全球显示面板市场出货总面积(大尺寸面板+智能手机)约为2.37亿平方米,尽管较去年同比有所下降(-4.3%),但LCD面板的出货面积仍为93.2%的绝对占比优势(OLED面板出货面积占比也仅为6.8%)。Bloomberg的数据表明,2022年,全球显示面板(不含车载)的第一大下游应用为电视面板(占据了全年面板出货面积的74%),LCD显示面板几乎包揽天下。

综上所述,我们认为,基于技术成熟度、成本优势、产能优势以及应用领域的广泛性,未来相当年限内LCD面板仍是绝对的市场主流。

依据LCD下游细分品类的出货产值来分,2021年,电视面板产值占整个LCD产值的39%,为最大单一下游市场;手机面板(20%)紧随其后,笔记本面板(16%)、显示器面板(13%)、汽车面板(7%)以及平板电脑(4%),分居三到六位,电视依旧是LCD主要应用领域。

LCD仍是TV显示面板主力军,地位无可撼动。据Bloomberg统计,2022年LCD出货面积占比高达95.7%,占据绝对主导。近年来,随着全球电视大尺寸化趋势的发展(由2017年的43.5英寸提升至2021年的48.5英寸,每年增长超1英寸),全球LCD产品的TV面板出货面积,也从2017年的1.39亿平方米增长至2022年的1.75亿平方米,过去5年CAGR约为5%,占据绝对市场地位。而OLED受限于高成本、低良率等因素限制,仅少量用于高端旗舰产品(主要品牌为三星和LG),受众较小,实际销量有限(2022年,OLEDTV面板出货面积为7.6万平米,占比仅4.3%),因此不足以对LCD造成替代威胁。

OLED在智能手机应用整体渗透放缓,LCD凭借成本优势固守中低端手机市场。根据Omdia,OLED手机面板的渗透率已经从2018年的29.2%快速提升至2022年的42%,预计到2028年OLED渗透率将达到49%,渗透率增速明显放缓。我们认为,尽管OLED屏幕在手机应用领域不断渗透,但LCD依旧通过产量及价格占据低端手机市场,需求不会骤然消失。

LCD显示器占据绝对主流,显示器面板大尺寸化趋势明确。根据Bloomberg分析,2022年全球LCD显示器出货面积为2655万平方米,占比高达99.8%,占绝对主流。OLED显示器出货面积仅4.3万平方米,占比0.2%。我们认为,在显示器领域,显示面板也会和TV面板一样,也有着明显的大屏化趋势,后续随着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和高世代面板产线的陆续投产,加持LCD面板的高可靠性、高性价比两大优势,未来1-2年的主要方向也将以LCD+MiniLED背光显示器为主,而非OLED。

新兴显示产品渗透较慢。Bloomberg的数据显示,2022年全球LCD笔记本面板出货量为2.12亿片,占笔记本面板总出货量98%;LCD面板出货面积为1261万平米,占总出货面积97%,处于绝对主导地位。近年来,受益于技术和工艺的进步,窄边框和全面屏成为笔记本设计趋势,14寸及以上尺寸面板占比逐渐上升,大屏化趋势明显。2020年以来,尽管有新兴显示产品(如OLED,MiniLed等)的笔记本电脑导入市场,但就市场份额来讲,相比LCD面板的市场占比仍非常微小,2022年出货量占比仅2%左右,出货面积占比仅3%左右,性价比不足,是新兴显示产品市场渗透率增长较为缓慢的主要原因。

车载面板主要包括仪表屏(车体信息)、中控屏(多媒体,座舱,空调等功能集成)和流媒体后视镜(显示后方路况、导航等信息)三大类,部分旗舰车型还会配置汽车副驾与后排的娱乐显示大屏。由于车载显示的特殊应用环境,对安全性要求较高,车企对显示性能稳定性普遍要求至少7-8年之间不退化。相较于OLED及Mini/MicroLED而言,LCD显示面板具有寿命长、良品率高、画质好、能耗低、成本低、稳定性强等优势,独占车载显示蓝海市场。另外,随着智能驾驶的发展,行车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,需要车载屏能多方位提供路面信息,提醒驾驶员危险情况,因此要求车载显示大屏化、多屏化。根据Omdia预测,全球车载面板出货量,会从2022年的1.94亿片增长至2028年的2.46亿片,未来5年CAGR将达到4.5%。以理想ONE为例,该车搭载一块12.3英寸液晶仪表盘,一个10.1英寸和一个16.2英寸LCD屏幕组成的中控屏,还有一块12.3英寸的LCD副驾娱乐屏,不论是数量还是尺寸都远超传统燃油车的屏幕用量(4-8英寸)。在汽车电动及智能化趋势的浪潮下,不断推高车载显示面板的总量需求,是LCD行业的主要增量来源。

我国LCD显示产业进阶成全球产能主导者。国内面板厂商成本优势明显、技术水平稳固、产业链经验丰富,凭借高世代线及齐全的LCD产业链,抢占了全球LCD显示屏绝大数的市场份额,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向我国面板厂商靠拢,并将一直保持较大的优势,成为全球LCD面板的产能主导者。

LCD面板产量集中度持续向中国靠拢。按照面板出货面积测算,2022年,我国供应了全球62.2%的LCD面板,其中双巨头厂商京东方和TCL占比超40%,相比2019年提升19.5%,龙头优势地位明显。与2019年相比,韩日、中国台湾的市场份额由当初的57.4%已经下滑到2022年的37.8%。得益于我国多个高世代产线投产,更加经济的切割效率、叠加国内产能扩张所带来的规模成本优势,迫使以三星和LG为首的日韩厂商战略放弃LCD转向利润率更高的OLED,未来面板集中度将继续向中国靠拢。

市场导向生产模式成效逐步显现,LCD面板价格修复在即。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,我国头部面板产商,依托全球产能集中度优势,改变以往满产满销的运营模式,创新转变为市场价格导向定产能的生产模式,调控稼动率和产能产量,从而改善面板行业供需情况。至此,即便在传统LCD需求淡季下,部分主流规格的TV面板和IT面板出货价格,在2022年11月达到底部区域后,已连续5个月呈现小幅回升局面,全球LCD面板月销售额依旧维持在37亿美元区间波动,基本无下行动能,LCD行业底部特征明确,面板价格温和反弹。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@  2015-2022 大众旅行网版权所有  

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

  

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